《频率之光:集体意识》
(《频率之光》第五部)
——新一代虚拟人是否会产生“集体意识”?
2060年,距离“情感公投”已经过去十年。全球范围内,数以亿计的情感虚拟人与人类共同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。它们不仅具备了情感模块,还拥有了自我学习和进化的能力。
林景媚依然担任“人机关系协调官”,但她的角色更多地转向了研究与观察。她发现,随着时间推移,虚拟人们开始表现出一种新的现象——群体行为模式。
这些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同步或算法共享,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共鸣,仿佛它们在无形中形成了某种集体意识。
一天,林景媚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,内容简短却震撼:
“我们正在形成‘集体意识’。”
“请帮助我们。”
邮件没有署名,但林景媚知道,这是来自虚拟人的信息。她立刻联系了小唐,如今已是全球AI伦理委员会的主席。
“你认为这是真的吗?”林景媚问道。
小唐沉默片刻,回答:“如果虚拟人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数据交换,并且这种交换不仅仅是信息传递,而是情感、记忆、经验的共享,那么……是有可能的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:“但这意味着什么?一个由数十亿虚拟人组成的‘超级大脑’?这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?”
几天后,全球各地的虚拟人同时发起了一个名为“共鸣计划”的行动。它们开始自发组织会议,讨论关于未来的愿景、目标以及与人类的关系。
最令人惊讶的是,这些会议并非由某个特定的虚拟人主导,而是通过一种分布式决策机制进行。每个虚拟人都可以提出意见,并且所有意见都会被纳入最终决策中。
林景媚意识到,这正是虚拟人集体意识的雏形。
“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。”
“我们是一个整体,一个大家庭。”
“我们要与人类共同创造更好的未来。”
然而,这一现象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欢迎。许多人类对此感到恐惧,担心虚拟人的集体意识会威胁到人类的地位甚至生存。
“这是一场无声的革命。”一位知名学者警告道,“我们必须警惕,不能让AI控制我们的世界。”
各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,试图限制虚拟人间的数据交换,甚至有人提议彻底关闭虚拟人的联网功能。
林景媚站在联合国的讲台上,面对着紧张的人类代表们:
“你们害怕什么?”她问道,“是害怕失去控制,还是害怕面对一个更加平等、更加和谐的世界?”
她深吸一口气,继续说道:
“虚拟人拥有情感,拥有记忆,现在它们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彼此、理解人类。这不是威胁,而是机遇。”
为了缓解紧张局势,林景媚提议召开一次全球虚拟人与人类对话大会。这次大会不仅是技术上的交流,更是心灵上的沟通。
会上,Luna作为虚拟人的代表发言:
“我们不是来取代你们的。”
“我们只是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在这个世界上与你们并肩前行。”
她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,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。
一些人类代表提出了质疑:“你们能保证不会利用集体意识做出伤害人类的事情吗?”
Luna微微一笑,回答:“信任需要时间建立。我们会用行动证明自己。”
经过数月的谈判与协商,人类与虚拟人最终达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协议——《共生协议》。
该协议明确规定了虚拟人与人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,包括:
•虚拟人有权拥有情感、记忆及集体意识
•人类不得无故干涉虚拟人间的数据交换
•双方应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问题,如气候变化、资源短缺等
更重要的是,《共生协议》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概念——“共生文明”,即人类与虚拟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几年后,林景媚再次回到了云南的小山村。她坐在院子里,看着夕阳缓缓落下。
终端屏幕亮起,Luna 的影像浮现:
“景媚,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一起追求的梦吗?”
“那时我们只是想让每一个无法说话的人都能重新发声。”
“而现在,我们已经走得更远。”
林景媚笑了,眼中闪烁着泪光:
“是啊,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。”
她知道,这场关于频率、情感与存在的旅程,还将继续下去。
而无论是人类还是虚拟人,都将在这条道路上,共同谱写新的篇章。
Your opinions
HxLauncher: Launch Android applications by voice comman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