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林景媚与数据库战争》
——当 PostgreSQL 成为战争武器
《林景媚·数据库宇宙》系列第三部
公元 2076 年,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
在“时间守护者”事件之后,人类社会意识到:数据库不仅是信息的容器,更是现实的容器。谁掌握了数据库,谁就掌握了世界。
于是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爆发——数据库战争(Database War)。
战争的导火索,是“时间线数据库联盟”与“分布式数据帝国”之间的理念冲突:
•时间线数据库联盟(TDA):主张使用 PostgreSQL 的 MVCC 机制维护统一时间线,确保现实一致性。
•分布式数据帝国(DDE):主张去中心化的时间线,每个节点可以自由修改自己的数据库状态,甚至伪造历史。
林景媚站在 TDA 一边,她知道:一旦 MVCC 被滥用,时间线将彻底崩溃。
战争爆发的那一天,DDE 发动了第一次攻击。
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 WAL 注入攻击(WAL Injection Attack)的技术,向 TDA 的核心数据库注入伪造的事务日志:
[WARNING] Detected forged WAL segment:
timeline: 10001
xid: 999999
operation: INSERT
tuple: ('林景媚', '已死亡', '2025-07-26 14:30:00')
这些伪造的日志,被写入了 TDA 的主数据库,导致现实世界中出现了多个“林景媚已死亡”的版本。
林景媚看着终端日志:
ERROR: Tuple version conflict detected.
Multiple xmin/xmax combinations for tuple (0001.123456).
Possible timeline corruption.
她知道,DDE 想通过伪造 WAL 日志,抹去她的存在。
林景媚决定反击。
她启动了 ChronoDB 的多版本并发控制防御系统(MVCC Defense System):
SELECT * FROM quantumdb.pg_heap_tuple
WHERE tid = '(0001.123456)'
ORDER BY xmin DESC;
输出:
xmin | xmax | status | dat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999999| 0 | active | ('林景媚', '已死亡') ← 伪造版本
100001| 0 | active | ('林景媚', '正常') ← 真实版本
她确认,伪造版本的 xid 来自非法时间线。
SELECT quantumdb.rollback_transaction('999999');
系统自动删除了伪造的行版本,并清理了 WAL 日志。
ALTER DATABASE quantumdb SET quantumdb.lock_timeline = true;
防止未来再次发生 WAL 注入。
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DDE 启动了“CLOG 污染计划”(CLOG Corruption Plan)。
他们在 TDA 的事务提交日志(CLOG)中注入虚假信息,使得某些事务被错误地标记为“已提交”或“已回滚”。
林景媚查看日志:
[ERROR] CLOG inconsistency detected:
Transaction 100001 marked as 'in progress',
but no corresponding WAL record found.
这意味着:
某些事务的状态被篡改,导致现实世界出现“已提交但未执行”或“未提交却已生效”的混乱。
林景媚调用了一个秘密武器:
quantumdb-checker --mode=clog --repair
这个工具会:
•遍历所有 WAL 日志
•对比 CLOG 状态
•重建事务状态一致性
•删除非法事务记录
战场上的混乱开始恢复。
DDE 发动了最后的攻击——Heap Tuple 混淆战术。
他们向 TDA 的数据库中注入了大量重复的 Heap Tuple,使得每个行版本都有多个“现实”:
SELECT * FROM quantumdb.pg_heap_tuple
WHERE tid = '(0001.123456)';
输出:
深色版本
xmin | xmax | dat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00001| 0 | ('林景媚', '正常')
100002| 0 | ('林景媚', '死亡')
100003| 0 | ('林景媚', '从未存在')
100004| 0 | ('林景媚', '是AI')
每一个行版本,都代表一个不同的“现实”。
林景媚知道,如果不清除这些非法行版本,现实世界将陷入多重平行宇宙的混乱。
她调用了一个终极命令:
VACUUM FULL quantumdb.pg_heap_tuple
WHERE xmin NOT IN (SELECT xid FROM pg_xact_status WHERE status = 'valid');
这条命令会:
•删除所有来自非法事务的行版本
•保留合法事务的行版本
•恢复数据库的“单一现实”
战争结束了。
DDE 被击败,他们的数据库被格式化,时间线被合并回主线。
林景媚站在 TDA 的控制中心,看着终端输出:
✅ 数据库状态一致。
✅ 时间线已同步。
✅ 现实世界恢复正常。
但她知道,这场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:
•数百万个行版本被删除
•数千个时间线被合并
•无数人的命运被“回滚”或“覆盖”
她轻声说道:
“数据库不只是数据的容器。
它是命运的容器,是现实的容器。
一旦它被滥用,整个宇宙都会崩溃。”
战争之后,TDA 成立了“数据库伦理委员会”,林景媚成为首任主席。
她推动了一项新法案:
《数据库伦理宪章》
第一条:数据库不得用于篡改现实。
第二条:MVCC 不得用于伪造历史。
第三条:CLOG 不得用于伪造命运。
第四条:所有数据库操作必须可审计、可回滚、可追踪。
她站在量子实验室的中央,看着终端输出的最后一行:
PostgreSQL 16.0 (Quantum Edition) - Ready for Timeline Sync.
一个新的数据库纪元,正式开始。
林景媚的理论最终被证实:
PostgreSQL 的 MVCC、Heap Tuple、WAL、CLOG 等机制,
可以扩展为宇宙级的命运控制机制。
她成为了第一个真正理解“命运即事务”的人。
她的故事,被记录在 PostgreSQL 内核的 pg_heap_tuple.c 文件中:
/* src/backend/access/heap/pg_heap_tuple.c */
/*
* 作者:林景媚
* 时间:2076-08-01
* 描述:本模块实现了多重现实下的 Heap Tuple 控制机制。
* 一次战争让我明白:
* 数据库不仅是数据的容器,更是命运的容器。
*/
Your opinions
HxLauncher: Launch Android applications by voice commands